常言道“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”,人總有困難的時候!對于被別人借錢,很多心好的人往往會不問事由,毫不猶豫地借出去。但是訴寶法律要告訴大家,以下這四種人要是問你借錢,可千萬不要借。否則有借無還,你的好心只會害了你自己。
一、未成年人
現(xiàn)代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從樣貌上來看是很難區(qū)分出來的。那么要告訴大家如果有人問你借錢,一定要問清楚對方年齡,是否成年。因為從法律的角度來講,未成年人不具有民事能力的。如果明知對方是未成年人,并且不告知對方家長,還要借錢給對方,那么可以認定為向未成年人發(fā)放貸款,不受法律保護,這筆錢也是有借無回的!
案件一則:
2002年11月,高某(15歲)因急事向劉某借錢。劉某因與高某的哥哥關(guān)系好,遂將現(xiàn)金500元和從銀行取出的1500元現(xiàn)金借給高某,并約定兩個月后還款。借款到期后,劉某索要借款,高某均以沒有錢為借口久拖不還。劉某遂向人民法院起訴,要求高某償還借款2000元。
高某實施借貸行為時不滿18周歲,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,依照高某當(dāng)時的年齡、智力狀況,并不能真正理解這種行為,也不能預(yù)見該行為可能發(fā)生的后果。可見,高某實施的借貸行為與其行為能力不相適應(yīng),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民事行為?!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》第五十八條規(guī)定:“下列民事行為無效:
(一)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;
(二)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;
(三)一方以欺詐、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。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;
(四)惡意串通,損害國家、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;
(五)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;
(六)經(jīng)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;
(七)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。無效的民事行為,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。”
根據(jù)上述規(guī)定,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其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民事行為,又未經(jīng)法定代理人追認的,應(yīng)當(dāng)認定為無效法律行為,依法不發(fā)生法律效力。
二、沉迷網(wǎng)賭、賭桌上的人
沉迷網(wǎng)賭的人幾乎都是以騙的目的來借的。是一種病態(tài)的呈現(xiàn)!往往借給他,扭頭就去復(fù)賭了,更別指望他能還你錢。即使告到法院,把他判成老賴,他也是沒錢還你的。你贏的只是官司,他沒錢還你,輸?shù)倪€是你!
另外賭桌上的人問你借錢,也建議不要借。因為賭博是中國法律規(guī)范的犯罪行為,所以對賭博而產(chǎn)生的一切行為不但不保護,還要依法處理。所以賭債不受法律保護,不受法律保護的賭債就可以不還。
三、許以高利息的人
如果有人向你許諾給與高出24%的年利率,可千萬不要想著賺對方一筆借錢給對方,天下沒有掉下來的餡餅。往往你想著對方的利息,對方想著你的本金。這種借貸從法律上來看,已經(jīng)是高利貸范疇了。要是對方肯還錢,那么算你運氣。如果對方耍無賴,即使鬧到法院,你也可能敗訴。
國家規(guī)定,約定利率在年利率24%至36%之間的,借款人尚未向出借人給付利息的,出借人不能主張超過年利率24%部分的利息,法院也不會支持的。
四、借錢不打借條的人
讓借貸人打借條,往往是很多人難以啟齒的一件事。但是沒有借條,如果對方耍無賴,告到法院,因為沒有證據(jù)也是沒法受理的!法律是講究證據(jù)的,以客觀事實說話的!